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北投農園訪查 大坑黃勝三

訪查日期:民國   9810   
訪查員:黃成琳  任宇平

農友姓名:黃勝三
場地範圍:~八分(面積)
電話:(02)2861-2820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湖山路二段10-1

販售地點(或方式)自家農地路邊,賣給遊客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無

農產品認證的困難原因:


自給自足為主所以沒太大必要,而且少量多種,需要認證種類太多,無法負荷。

農家(農友)故事:
先生出生在大坑,從小就務農,少年時期就讀松山工農。畢業後到路燈工程管理處從事園藝工作,工作之餘仍然下田種菜,退休後繼續務農。由於太太眼睛不方便並且身體不好,先生為了照顧妻子而留在家中,為了太太的身體著想,種的菜都很有機。農地雖然不小但作物幾乎都是自己吃,多餘的才拿去農地外的路邊販賣給遊客,因此他認為並無申請有機認證的需要。



種植項目與內容:
冬天/蘿蔔、高麗菜、芥菜、A菜…等時蔬


夏天/小白菜、莧菜、空心菜、地瓜葉、絲瓜、冬瓜、胡瓜、玉米、菜豆、長豆、粉豆、四季豆、佛手瓜(龍鬚菜)、地瓜、南瓜、芋頭、薑、紅菜、茶花、楊梅

心得:
先生的生活態度相當隨性。他的田地有七分左右大,但由於種的東西幾乎都是他和家人自己吃,一個人種有時一天顧不了全部他並不在意,每天下田的時間不固定、種菜的種類和播種的時間也很隨性。先生已經六十七歲了,還是一個人照顧不算小的農地,作物種類的多樣化也令人印象深刻。











北投農園訪查 大坑李秋霞

訪查日期:民國   9810   
訪查員:黃成琳  任宇平

農友姓名:李秋霞
場地範圍:大部分在金山,僅小部分於家屋外
電話:(02)28620288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1118-2

販售地點(或方式)無販售,供店內做菜用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無

農產品認證的困難原因:僅供自家食用,無認證需要

農家(農友)故事:
秋霞姐是陽明山的導覽員,而秋霞姐家的農地大部分位於金山,苗圃中種植各種櫻花、楓樹,不同於她家屋外的小農地是由秋霞姐的母親種植各種少量而多樣的作物。屋外的小農地曾休耕十年以恢復地力,並且阿嬤不使用農藥除蟲,僅徒手抓蟲、趕麻雀,肥料方面則使用當地的天然肥料-硫磺土,可說是十分有機。



種植項目與內容:
冬天/芥菜、蘿蔔、高麗菜


夏天/南瓜等瓜果類、芋頭、薑、地瓜、川七、絲瓜等時蔬,無使用農藥,以手工抓蟲、感麻雀取代農藥功能,產量方面則因自食而無固定。

心得:
未來秋霞姐計畫將屋外的農地重新整理,改為種植香草類,這是一種新的嘗試,若是成功可以自己觀賞也可以供店內泡茶、做菜使用。


 







北投農家調查─湖底許健一


訪查日期 民國98年7月9日  
農友姓名 許健一


面積1分地


販賣地點 六窟


農產品有無認可 無,水質很難認可,陽明山常有酸雨。


農家(農友)故事


許健ㄧ阿伯經歷了湖山農業的興衰,湖山農業的發展在日治時期奠定出深厚的基礎,成了高冷蔬菜專區接著又因越戰所需而大量出口蕃茄和高麗菜使湖山一帶的農業蓬勃的發展。


 


  後因分家耕作地減成一分地,加上賀伯颱風的來襲使的阿伯認為農業沒有保障因此去公家機關上班,除此之外阿伯還是繼續耕作,種菜成了副業,因新的工作帶來許多品種方面的知識。  


   現在許建ㄧ阿伯,已經退休了自己種菜給蟲吃、再給自己吃、吃剩的再賣,無法靠農業賺大錢卻也已經習慣種田,他那一句話:「不種田活不知道怎麼生活」就這樣繼續種下去,現在田裡像是他的實驗場光是苦瓜就種3個品種,愛試品種的他充滿著自己的心得,是位快樂的農夫。


補充  


     其實農藥方面,只會在新苗時灑下,因為當時苗較嫩容易被牙蟲啃  


     食。再來就灑農藥因為是要自己吃的,這樣比較安全。


收成補充


      蟲吃剩的自己吃沒有什麼收成也沒有算


作物的補充


     夏天


       絲瓜、南瓜、冬瓜、菜豆、蕃茄、茄子、花生、玉米、地瓜葉、 


       白筍、四季豆、山藥、青椒、蔥。


     秋天冬天春天


       都是準備高麗菜、萵苣種植及收成。


種子來源


     阿伯的種子細歡買日本種的,也許是生長背景比較相信日本種的品 


     質。


 










北投農家調查 湖底張萬居

訪查日期:民國  98 年  7 月 11 日                           
訪查員:李亮臻、李奇芬、謝佳純、黃思靜、王俞棻、梁媛茹
農友姓名  張萬居    81歲 
場地範圍  一甲多(面積)
販售地點(或方式) 賣的是樹苗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家(農友)故事 


現在種植樹梅的張阿伯,以前也曾種茄子、柑橘,後因花的利潤較高,成了陽明山第一個種花的人,阿伯現在種的花有杜鵑、茶花、楓,會在田尾賣花


在台灣光復後那個時段蜜餞開始流行,湖山上野生的小梅樹被採光,阿伯就開始種植樹梅,是陽明山上第一個種樹梅的人。曾經到大陸看樹種,引進新的品種,就是現在的樹梅。


 



其他備註


阿伯田裡的樹梅約50元硬幣大小,但販賣時都是整株樹苗。到阿伯的田裡去看,到處都是自己挖的小溝渠讓水淹著,原來這是樹梅的澆水方式。我們也看到很多樹梅有接枝,還沒發芽的枝會用塑膠袋包起來。


樹梅約是4月末~5月初結果實


阿伯有種地瓜、柑橘、蕃茄,但沒有販賣,都是自己吃


 


 










北投農家訪查 大坑蘇天來

訪查日期:民國  98年  7 月10  日                         
訪查員:李奇芬、李亮臻
農友姓名  蘇天來 
場地範圍  7分地(面積)
電話  2861-0838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湖山里湖山路2段40號
販售地點(或方式)  宅配到家販賣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家(農友)故事 


蘇天來阿伯家早期是在林口種稻米,但因林口自然因素遷移到陽明山種植,作物從稻米→菜→柑橘→花,後因農會推行,現在以休閒農場為主,但還是有種菜,種的菜會自己吃,也會宅配配菜到北投、士林少數家庭。


阿伯的農場以仙人掌為主,現在仙人掌比較不好賣。農場裡有很多蝴蝶,是因為蘇女兒在佈道兩旁種了很多蝴蝶的食物,農場週遭也有很多天然噴出的山泉水,晚上也會有螢火蟲,除了觀賞也能讓小朋友學習生態。阿伯在跟我們聊天的時候也會一直說”種田要轉變,要不然沒得吃”、”隨著時代,作物要變”,蘇女兒對未來農場的經營方向也必須要隨著潮流改變。



其他備註


季節作物
春天是菜最少的季節,因為葉菜都要開花,這時宅配送菜會停止
夏天主要是種瓜果類,農場有種南瓜、胡瓜、四季豆、莧菜、空心菜
冬天為葉菜類


種菜知識
青江菜、白菜比較會被蟲吃,阿伯會偏種比較沒有蟲吃的菜










 


北投農園調查 大坑曹春男

訪查日期:民國  98 年  7 月 10 日                         
訪查員:李奇芬、李亮臻
農友姓名   曹春南  70歲 
場地範圍   三分地(面積)
電話  2861-1569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湖山里湖山路2段30號
販售地點(或方式)    自己種菜自己吃,多的才賣給遊客,在花鐘或是公車站牌樹下賣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家(農友)故事


從小因家裡種稻所以跟著務農,後來因分家產、國家徵收,現在只剩下三分地,阿伯說"不種菜,田就會荒廢掉,因為不想讓田荒廢掉就會加減做",於是自己種菜自己吃,有些會分給親朋好友。種子是從台北買來的,也會試新種,但不好吃就不會繼續種下去。曾經在陽明山國家公園上班,那段時間早晚還是會到田裡種菜,退休之後,就專心種菜。雖然有很多小農會轉型成種花,但曹先生在種過花之後還是比較喜歡種菜。
現在只跟太太住在一起。如果隔天要拿菜去賣,當天下午三、四點就會去田裡摘菜。地瓜葉、白菜現在賣的比較多


阿伯在跟我們聊天的時候,只要問到農產品損失的時候,阿伯都會說"到田裡哭一哭"之類的話,阿伯還說"看天吃飯","有些菜不知道為什麼就突然全部死掉",由此可知,其實很多損失都是由農民自己吸收,得不到什麼補償,哀嘆歸哀嘆,還是得重新整理再繼續種下去


 


其他備註


種的蔬菜
豆芽菜  小白菜  A菜  胡瓜  苦瓜  芋頭  空心菜  高麗菜
青椒  蕃茄  小黃瓜  薑  玉米  芋頭  麻糬茄子


夏天以種瓜類為主,收成之後就開始種冬天的菜,是葉菜類


冬瓜不能讓太陽曬到
麻糬茄子比較多人喜歡,但有時候會莫名奇妙死掉,其他像是蕃茄也會有這樣的情形。



阿伯的地是分四塊在馬路周圍


 







 


 


北投農園訪查 大坑吳阿寶

訪查日期:民國     98 年07    月 10   日       訪查員:林憶婷/林果逸/鍾逸希
農友姓名 吳阿寶 場地範圍 1甲(面積)
電話 0918397746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湖山里湖三路2段44號
販售地點(或方式) 吳伯伯的大女兒阿蘭姐(路邊)大女婿賴先生(石牌)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產品認證的困難原因: 
    農產品的認證對他們來說沒有必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良心,他們家的蔬菜都是安心蔬菜是阿蘭姐一直強調的,說實在的不灑農藥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灑農藥要看哪個時期灑。
農家(農友)故事 
    今天訪談了吳阿蘭這一戶農家,濃烈的熱情讓我們很快的融入他們的生活,在訪談之下,原來吳阿蘭是代替爸爸去開會簽名,所以其實真正要受訪問的人是吳阿寶(阿蘭姐的爸爸),吳阿寶本身是天母人,十幾歲就開始種田,曾經受過日本教育, 自民國40年的時候買了一塊一甲的地(現在所耕耘及居住的地),石頭屋是自己和朋友一起蓋的,今年吳伯伯已經八十六歲,育兩男三女(大女兒是吳阿蘭),阿蘭本來和先生結婚後居住在別的地方,但因為阿蘭姐的先生(賴先生)非常喜歡種田所以吳伯伯就叫他們回娘家住在一起,很妙的是賴先生竟然是位嘉義人,他說人就像鳥一樣飛來飛去原本來台北是因為做生意,因為朋友的介紹於是跟阿蘭姐倆看不相厭就結婚了!,其他女兒也都嫁出去,兒子則居住在不遠的山坡上。
     吳伯伯年輕的時候種大理花賣錢,但後來種海芋後發現海芋比較能賺到錢因此就不在種大理花。


 幾十年前的海芋王吳阿寶
    某花店的陳伯伯原先在三峽撒了一些來自日本的海芋種子,但海芋並不適合在那個環境生長,後來陳伯伯把海芋種子給了吳伯伯,撥種之後,才知道原來這裡才是適合海芋生長的地方,開始有了一些成果後吳伯伯就會拿到花店裡賣,那時候大家看到吳伯伯種的海芋都會說這就是’’海芋王’’,很難相信吧!現在大家都只知道海芋是竹子湖那裡的人種的但真正的鼻祖是吳阿寶(吳伯伯)   *海芋俗名為馬蹄蘭,馬蹄蓮(咖辣(日語))。


現在吳伯伯田裡盛產的有農作物有
菜瓜﹑胡瓜﹑苦瓜﹑豆子﹑玉米﹑小黃瓜﹑地瓜葉﹑紅菜﹑柿子﹑香菜﹑木瓜﹑玫瑰﹑茄子﹑芋頭﹑百合﹑筊白筍﹑水蓮﹑薄荷﹑菊花。           


備註:


      一大早吃完了早餐就到了我們要訪問的農家,很恐怖的是一進門很多隻看門狗很快的就盯上我們,接下來就是挑戰很長很長的一段下坡路,見到吳家農戶後他們非常熱情的招待我們,馬上一人一罐麥香紅茶,跟一袋豆子後來又採了薄荷.玉米給我們,玉米則是現摘現煮請我們吃,每個人又喝了一大碗蜂蜜水,訪談結束後賴先生又摘了玫瑰花讓我們帶回家,讓我們訪談完後讓我們都吃不下中餐。










北投農家訪查 半嶺張瑞德與張金城

訪查日期:民國  98  年  07 月 09 日                        訪查員:謝佳純、黃思靜
農友姓名 張瑞德 場地範圍  7分地 (面積)
電話 2861-4986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湖山里
販售地點(或方式) 自己種自己吃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產品認證的
困難原因 
農家(農友)故事 過去是種水稻的,但不符合經濟效益而改種其他蔬菜瓜果,另外還種了蓮花、蘆薈,自己像要吃什麼,就種什麼,比較少賣。



種植項目與內容
種植項目
蕃茄          
蓮花      
山藥       
白蘿蔔        
芥菜          
地瓜       



其他備註 *曾經種西瓜,最大有20多斤,現在改種蓮花。
*中秋之後許多菜都可以種植。
*這邊的水源是世界第二的水源,在日治時期是天皇飲用的水。
*瓜類有公花與母花。
*全台灣一年花掉六十多億的農藥錢。










北投農家訪查 半嶺李文圳

訪查日期:民國  98年  07月  09日                        訪查員:梁媛茹、王俞棻
農友姓名 李文圳 場地範圍 一甲多(向縣政府租借)
電話 0915-205-250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湖山里 陽明山紗帽路64號
販售地點(或方式) 無販售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產品認證的
困難原因 因為剛開始種植,農作物品質沒有很好,所以還沒有拿去檢驗。


農家(農友)故事   家族原本就住在此,後來因為家中小孩讀書方便,和自己家族在士林的百年棉被店,所以就搬到士林底下,近幾年因為父親身體不好,並且為了家裡人吃的健康,所以才開始上山栽種完全有機的蔬菜。
  平時還是住在士林,每天都會上山來看看田裡的情況,順便來田旁的玄天大帝廟幫忙。
種植項目與內容
種植項目
玉米    
蕃茄           
稻米(一年兩穫)           
小麥        
馬鈴薯         
筊白筍            
芋頭(溼)           
其他備註 ‧種菜完自己吃,完全沒有販賣;但稻米現在結合田下方的雅曼老師,一起推動觀光稻田,收費讓人體驗插秧,再收費讓人體驗收割,可以節省人力的開銷,又可以再額外賺取金錢;想要種到回覆50年前的景觀,半嶺地區滿是種稻的梯田。
‧有很多人把地賣給財團,讓財團可以整合到18甲地來變更地目,蓋高樓別墅。
‧大哥堅持不灑農藥,自己種的辣椒不是拿來吃,而是拿來和一些蔥薑辛香料調配成水,當做自製的農藥來灑,對於被蟲蛀的蔬果,他說:「摘下來,把它放成一堆,就是蟲的樂園」,開朗的個性讓他不用灑一些化學肥料除蟲,另外安至還可以防止蟲爬到另外一個蔬果上。


 












北投農家訪查 大坑陳政文

訪查日期:民國  98 年 07 月 10 日                          訪查員:黃思靜、謝佳純
農友姓名 陳政文的媽媽 場地範圍 一甲多 種八分地(面積)
電話 2861-9129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湖山路2段11-10號
販售地點(或方式) 陽明山公園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產品認證的
困難原因 
農家(農友)故事 阿婆回想起當年種稻的時候,在大太陽底插秧、收割,她說真的很辛苦,不過也有美好的回憶,她說她永遠不會忘記,那時山坡上一整片的稻田,隨著風搖盪很美。現在因為種稻沒有經濟效益、辛苦、年紀又老了,所以
現在只是種興趣,還有貼補一些家用,阿婆喜歡種一些花花草草,種類很多,有許多特別的東西,而且她很喜歡嘗試種新的東西。
種植項目與內容
種植項目 
蕃茄                 
地瓜葉                 
筊白筍                 
芒果            
菠蘿蜜                     
紅柿子                             
桂花                           
茶花                 
           
其他備註 *因為位於國家公園下方,所以只要一有颱風或雨比較大時,家裡就會淹水。
*沒有認證,因為要紀錄,很麻煩。
*灑在土上的農藥,因為植物會吸收,所以比較不好,如果灑在植物表面就可以洗掉,比較好。
*用CD片趕蒼蠅,是因為是利用光線折射.再加上蒼蠅複睛的構造的缺點來趕走蒼蠅.蒼蠅看到光線折射,會頭昏,所以蒼蠅就不敢靠近。
*阿婆種的種類非常多。










北投農家訪查 大坑曹金火

訪查日期:民國    98年   07 月  10  日                   訪查員:梁媛茹、王俞棻
農友姓名 曹金火 場地範圍 五分自家地(面積)    
電話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湖山路2段11-3號
販售地點(或方式) 花中旁邊販賣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產品認證的
困難原因 
農家(農友)故事 在地人,早上賣菜,但主要以賣杜鵑、山櫻花為大宗,大哥的媽媽以前在陽明山擺攤販現在在家照顧孫子,對於大哥來說種蔬菜是一種練身體的方式。


種植項目與內容
種植項目 
小黃瓜                        
絲瓜                       
瓠瓜                             
青椒                            
柚子                  
地瓜葉                             
杜鵑                  
山櫻花                    
其他備註 耕田演變
起先種稻→而後種菜幾乎為葉菜類但不好種,要是沒灑藥皆被蟲咬,颱風來也幾乎沒收成,現在都種瓜類,絲瓜、瓠瓜、茄子、青椒、土芋頭、地瓜葉、小黃瓜等。


對於用藥的想法:
只有在小苗時灑農藥、之後後中期再灑一次、採收時再灑一次,一次收成大概灑三次藥。


其它:
今年菜都種不好,幾乎都要灑三次種子才行,今年雨太酸每次下雨苗都不活。
一年都要花2~3萬肥料費。










北投農家訪查 大坑曹川人

訪查日期:民國    98年   07 月  10  日                   訪查員:梁媛茹、王俞棻
農友姓名 曹川人 場地範圍  不清楚  (面積)             
電話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湖山里
販售地點(或方式)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產品認證的
困難原因 
農家(農友)故事 在地人,從小種田困苦過來,長大出去外面打拼,以前曾經風流過、也做過景觀造景及各式行業,退休後回來山上,他把種田當興趣、賣花當業餘,認為年紀大了不需要再讓自己太累,小孩也不用操煩了,可以做自己快樂的事,老伯伯地一生都很豁達。


備註
起先種稻
→再來種菜、芋頭、山坡、竹筍、生薑、地瓜。還養了牛耕田、養雞養豬。→之後切花,種植了杜鵑、櫻花、茶花、小花苗,以賣花為主,讓人來買。
現在主要養育國蘭販賣。


對於用藥的想法:
認為不灑藥是騙人的,只有再小苗時灑農藥,藥效會在七天揮發,並不會影響人體,自己也吃並不有害。
因為蟲害無所不在,蝴蝶產卵,蟲很快會在任何地方出現,不灑農藥會跟不上它的繁衍速度。


對於培養種苗的想法:
不會用種植的蔬果去保留種子去培育,因為種子很容易雜交,同科也會,其實再花工夫去保留並不會種植一樣的品種出來。


對於生態方面:
覺得這裡不能算生態園區或農場,這裡的菜園或花卉並不是原生的,這裡只能算一個基地。


其它:曹伯伯觀念新隱,不去干涉年輕人太多,也認為人生要及時行樂,他走訪大陸各地,除了蒐集種子也順便玩樂。田下的土地公廟是曹伯伯出錢出力蓋的。其他很多田都是讓隔壁鄰居重填不收租金的。










北投農家訪查 半嶺張道德與張清水

訪查日期:民國  98  年  07  月  10  日                     訪查員:謝佳純、黃思靜
農友姓名 張清水、張道德 場地範圍  4分地   (面積)
電話 2861-9648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湖山里湖山路2段4號
販售地點(或方式) 建國花市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產品認證的
困難原因 
農家(農友)故事 


    張大哥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人,從小幫忙種稻,但因為稻子收成較差不符合經濟效益,現在只剩一部分的農田種植蔬菜(如甜椒、小黃瓜、茄子、芋頭...等),主要是供自家食用。其它田地改種花草,剛開始接團,教大家種花,並且拿到建國花市賣。除此之外還在他家開一家「花田花草集」,布置的詩情畫意,有許多漂亮的花花草草,還有以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為主題的布置,非常有趣可愛。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北投農家訪查 泉源詹乾得

訪查日期:民國 98 年 07月11日 
                          訪查員:王俞棻、梁媛茹、黃思靜、謝佳純、李亮臻、李奇芬
農友姓名 詹乾得 場地範圍 四公頃(面積)
電話 2891-8069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登山路163號
販售地點(或方式) 光明路、溫泉路口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產品認證的
困難原因 
農家(農友)故事 農家的老爺爺當初在選擇農地時有特別選過位置,所以比較少颱風侵襲,因此他們的橘子幾乎都可以安然度過許多颱風,不會讓一年一收的橘子就此付之ㄧ俱,他們種的橘子兜以健康安全為訴求,所以購買的人可以安心食用,聽說最老的橘子樹有70年呢~在家中,農家還收集了螞蟻所雕刻出的木頭,以及流傳已久的許多古董。


種植項目與內容
種植項目 收成產量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橘子             
農藥:是
化肥:是            
水蜜桃                 
農藥:是
化肥:是            
桂竹筍           
農藥:否
化肥:否           
地瓜葉               
苦瓜          
桂竹                
龍鬚菜                 
    
其他備註 *以前種茶和燒木炭(相思樹)
*龍鬚菜要在早上時點前摘,如果超過十點才採的話,會不好吃,因為水分會會減少,就會變乾。
*草山橘與南部橘的比較,草山橘酸中帶甜,一撥開時有特殊的香味,南部橘比較甜。
*爺爺有特別選過種橘子的地方,所以比較不容易受到颱風的損害。
*有猴子、山豬、穿山甲、老鷹……等。
*草山橘=桶柑
*草山橘與椪柑的比較,草山橘較耐寒,椪柑比較不耐寒。
*很少開放讓人採橘子,因為果樹會受傷。
*會使用果肉、廚餘、豆漿當肥料。
*採收橘子賣之前,會先去農會檢驗,是否有農藥殘留。


 







 


北投農家訪查 泉源詹枝花

訪查日期:民國  98 年 07 月 11 日                          訪查員:黃思靜、謝佳純
農友姓名 詹枝花 場地範圍 不清楚  (面積)
電話 0932922361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東昇路29-1號
販售地點(或方式) 敦西高工十字路口、第一公墓附近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產品認證的
困難原因 
農家(農友)故事 以前種了許多金針花,阿婆說金針花很好種,不用灑農藥和肥料就可以長的很好,阿婆說再農曆7、8月時,金針花開滿整片地,橘黃色閃閃發光,很漂亮。但現在因為老了、腳又受傷,金針花的價錢又不比往年好,所以現在田地交給兒子顧,兒子現在在嘗試新的種植方法”自然農法”,不灑農藥也不施肥,嘗試第二年了,不過效果不好,只有地瓜長的比較好,阿婆說因為夏天太熱了,如果是秋天種的話,可能比較容易成功。
阿婆很親切的招待我們,她告訴我們很多東西,也學到了很多知識,關於種菜。
種植項目與內容
種植項目
金針花            
地瓜        
南瓜             
小黃瓜    
冬瓜      
絲瓜             
龍鬚菜           
紅蘿蔔    
       
其他備註 *自然農法:不灑農藥、不施肥。
*阿婆利用豆腐渣發酵當肥料。
*自然農法,如果在農曆7、8月,可農比較容易成功,因為現在太熱了。
*阿婆不灑農藥,所以她會在早上去灑水,像是在幫蔬菜洗澡一樣,把蔬菜身上的卵和小蟲沖掉。
*農曆8、9月種,高麗菜、A菜、白菜、芥菜……。
*夏天種,小黃瓜、豆子、冬瓜、南瓜……。
*阿婆說蔬菜就像人一樣,一定要喝水。










北投農家訪查 泉源詹枝花

訪查日期:民國  98 年 07 月 11 日                          訪查員:黃思靜、謝佳純
農友姓名 詹枝花 場地範圍 不清楚  (面積)
電話 0932922361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東昇路29-1號
販售地點(或方式) 敦西高工十字路口、第一公墓附近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產品認證的
困難原因 
農家(農友)故事 以前種了許多金針花,阿婆說金針花很好種,不用灑農藥和肥料就可以長的很好,阿婆說再農曆7、8月時,金針花開滿整片地,橘黃色閃閃發光,很漂亮。但現在因為老了、腳又受傷,金針花的價錢又不比往年好,所以現在田地交給兒子顧,兒子現在在嘗試新的種植方法”自然農法”,不灑農藥也不施肥,嘗試第二年了,不過效果不好,只有地瓜長的比較好,阿婆說因為夏天太熱了,如果是秋天種的話,可能比較容易成功。
阿婆很親切的招待我們,她告訴我們很多東西,也學到了很多知識,關於種菜。
種植項目與內容
種植項目
金針花            
地瓜        
南瓜             
小黃瓜    
冬瓜      
絲瓜             
龍鬚菜           
紅蘿蔔    
       
其他備註 *自然農法:不灑農藥、不施肥。
*阿婆利用豆腐渣發酵當肥料。
*自然農法,如果在農曆7、8月,可農比較容易成功,因為現在太熱了。
*阿婆不灑農藥,所以她會在早上去灑水,像是在幫蔬菜洗澡一樣,把蔬菜身上的卵和小蟲沖掉。
*農曆8、9月種,高麗菜、A菜、白菜、芥菜……。
*夏天種,小黃瓜、豆子、冬瓜、南瓜……。
*阿婆說蔬菜就像人一樣,一定要喝水。










北投農家訪查 泉源詹旺峻

訪查日期:民國    98年   07 月  11  日                   訪查員:梁媛茹、王俞棻
農友姓名 詹旺峻 場地範圍 沒提清楚 (面積)    
電話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登山路114號
販售地點(或方式)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產品認證的
困難原因 
農家(農友)故事 在地人,沒離開過家鄉雖然有在外地工作但都住在家中,曾經做過景觀設計,直到在電視上看到何首烏決定改行從高雄運枝芽培育,到現在以種植何首烏為主,還有一些景觀花卉,另外還把自家種的南瓜自己做手工饅頭在網路上銷售,還利用何首烏滷製雞腳、海帶、魯蛋等滷味,也是在網路上販售,現在由兒女在經營,生意也很好,自己也在種菜吃不完才會拿到山上去賣,現在生活愜意,只需照顧何首烏的生長以及有時幫忙滷味、手工饅頭的生意。
 


種植項目與內容
種植項目 收成產量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佛手瓜     公斤            
農藥:■否□是:
化肥:■否□是:            
何首烏     公斤 任何時期都可種植,到可以賣時約兩三年。
農藥:■否□是:
化肥:■否□是: 
瓠瓜     公斤            
農藥:■否□是:
化肥:■否□是:            
小番茄     公斤            
農藥:■否□是:
化肥:■否□是:            
空心菜     公斤              
農藥:■否□是:
化肥:■否□是:            
黃藥子     公斤            
農藥:■否□是:
化肥:■否□是:            
韭菜     公斤      插苗      
農藥:■否□是:
化肥:■否□是:            
茄子     公斤  播種 播種    採收 採收    
農藥:■否□是:
化肥:■否□是:            
其他備註 耕田演變
起先種稻→而後種菜,另有養鱉、螃蟹,現在主要種何首烏,剩下的田地來種了絲瓜、瓠瓜、茄子、青椒、土芋頭、佛手瓜、韭菜、蔥、養錦鯉魚吳郭魚等。


對於用藥的想法:
不使用農藥。
其它:
叔叔家中有許多以前做景觀不能用的景觀盆栽,現在在家中種植,很多已經有好幾年的歷史,現在在家中如果有人要也可以賣,他還種了樹梅,現在心力都放在何首烏上因為價值高照顧的時候也只有剛出芽時,不用花費很多心力,他在家中除了做滷味、饅頭,還醃漬破布子、梅子等,現在有意想規劃間何首烏餐廳。


 








北投農家訪查 泉源吳方村

訪查日期:民國  98  年   07 月   11 日         訪查員:林果逸,鍾逸希,林憶婷
農友姓名 吳方村 場地範圍 2分地約600坪(面積)
電話 0916204639
地址(段) 台北市北投區泉源里
販售地點(或方式) 開放果園給遊客
農產品認證及名稱 ■無 □有:
農產品認證的
困難原因 面積太大,真的要做到有機不太可能啦!需要大環境的配合。水和土有檢驗。
農家(農友)故事 從六七歲就開始幫忙家裡種田(當時家裡種的市水稻、玉米、高麗菜、地瓜、蘿蔔),家中有5個兄弟姐妹現在都住在北投,吳先生排行老二,育有一男一女,種草莓為副業,本身有在塑膠公司上班以及賣過濾器平常也會從事一些園藝工作,這塊土地是祖產,祖先是從清朝時代就來到這裡了。


種植項目與內容
種植項目 收成產量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草莓     公斤 o o o o o       
農藥:□否■是:
化肥:■否□是:            


其他備註 吳先生會開始種草莓是因為民國七十幾到八十年的期間農會提倡草莓的試種,那時候北投地區總共有二十幾家種草莓可是現在可能就只有剩下一家了,因為種草莓的成本很高需要架設透明防水的博架,塑膠布,博架一個就要10萬,塑膠布的期限只有一年醫年就要花4、5萬,種草莓的收入很不穩定需要溫差很大的天氣,草莓在開花的時候需要溫度低,結果的時候又需要溫度高,草苺本身又有灰霉病跟腐果病,蟲害則是紅蜘蛛(是一種會吸附草苺養分的蜘蛛通常會使用奶粉噴在葉背部上,讓紅蜘蛛因為太撐而死),吳先生說泉源里的農業會萎縮是因為農民們缺乏管道,沒有賣的地方,也不會有菜商會願意提高成本近北部的菜再加上北投的產量很少所以需要一個更健全的管道,可是又因為農家少所以也沒有辦法去要求政府給予一個管道,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種菜,地也因為分家的關係越分越小,所以造成北投地區的農業萎縮。說起來其實有一些的迫於無奈所以必須相地租給他人,或是改種一些必較具經濟價值的樹木(如二葉松、五葉松)。也必須去兼一些園藝的工作來維持家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