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北投支持型農業計畫-農友訪查-大屯-990720-陳石永









 


【採訪】陳瑞東、孫夢琳
【圖文】孫夢琳


    桶柑的由來-在三、四百年前大屯里一帶居民多半是在雍正年間由福建、閩南移民而來,時間推算起來比鄭成功還要更早,所有的作物也都隨著移民一起來到台灣,大屯當地許多移民一開始是從泉州帶著茶葉來到台灣種植,草山的移民至今陸續種植過茶葉、大菁、鳳梨、桶柑…等作物。


    其中,桶柑從前又稱作草山柑,或因產期在農曆年間也有人稱之為年柑,桶柑原本是在中國長江以南種植,屬於華南地區的作物,由於早期首都是定都在北京而且交通運輸不像現代這麼發達,如果要讓皇帝吃到的話就必需將桶柑北運,運送期間會將這些柑裝在木製的桶子裡面,所以大家才會用桶柑來稱呼他!


    在六十、七十年代,台灣因為進口的水口量少,南來北往的交通也很不方便,當時草山的桶柑相當出名,特別是每到冬天,一眼望去草山整個山頭都是桶柑成熟的橘紅顏色,國外連新加坡、香港、日本進口的柑橘都是選擇草山的桶柑。草山桶柑之所以有名,是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假如在新竹以南種植桶柑,成熟時果實的水份會比較少,相對就不那麼美味;以前北投天然的硫礦多,因為土壤中就含有天然的硫礦才會使桶柑的顏色特別紅,所以種的時候不用噴顏色就非常漂亮味道也很甜;不必像其他地方會在年底要出售柑橘前才對柑橘的表面噴上硫礦吹出橘紅色。


    但陳石永先生與我們聊到最後卻也感嘆的說:「以前陽民山到處都可以當溫泉,山上每個地方都在泡煙,這幾十年來天氣變了,牽溫泉管也導致硫礦慢慢流失,土質、天氣都變了。」


    大菁藍染-其實以前的染料很多不止大菁而已,植物染很多植物都可以染。一般「他們」(志同道合的同好約在陳石永先生家)染出來做成成品也是會在我這邊做,以前大菁的青染起來不像化礐那麼亮,天然的染料費用比化礐的貴,家裡的長輩也曾經有染過,現在我田裡面和家裡也都有種一點。


    在大屯,大菁以前種是有種,但他在果樹、雜樹底下他都可以生長,開花以後種子掉下來也都可以自己長,只要是陰濕的地方長得特別好,所以特別栽種大菁的情況不多。現在野生的當然還有,在溪谷裡面想找的話要順著溪谷找上去也可以找到菁礐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